引用第9楼kenmenwin于2010-10-29 20:30发表的 :/ m/ J6 x3 ^8 A+ x* P
根据GB4706中非正常工作一章中的内容,如果仅依靠一个小型熔断体进行保护,则:* t* f; P7 t: U O( R2 \( e& x S
产生的电流至少为2.75倍额定值才算有效保护,若2.1倍不到,则认为保护是不充分的。若在前面两都之间,则试验30min。* F1 ?3 W' \7 [
在初级中加保险丝是难以达到保护要求的,因为取值太难,要比正常时大些但又要使故障时产生2.75倍以上的电流,在初级是很难办的,同时可供选择的系列也受到限制。所以只能加在次级,变压器若仅用热熔断体,则故障时变压器必坏,其他元件的故障规模也会扩大。增加维修成本。" z, n, K' e, R ?& o7 ~, r, _9 ~
也有初级带热熔体,次级带PTC的变压器。 ; t6 R7 G7 i+ D& y
1。此变压器是在整机电脑板之外的某一个功能供电12V的线性变压器,所以关于加微型热熔断器是否需要进行19.12的测试,是需要考虑的,因为19.11是关于电子电路的非正常测试;
& H, ?/ N7 b( E) t0 W2。在初级加保险丝测试结果:额定2A非延时,测试中电流最大为4.65A,持续6S,按照19.12是不符合要求的,但是此测试不是19.11的测试;(从安全角度可以考虑引用此判定)、1 m n' l; t7 |) I
3。有一个点在初次级加保险丝还有很大的区别吗,本人认为初级加保护装置当绕组绝缘失效、次级短路形成大电流、积聚高温时在初级供电端开路保护不是很正确吗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