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个人经验:- ?4 b) y) @1 I) E- b5 Q
7 ^7 a5 F! O G" f: H3 r4 F在有限时间内,要去验证或判断产品的符合标准情形,
2 |0 p3 P9 D- d有时会因当时的个人对标准的有限见解或经验,
* T+ C" a% h! F7 e0 G( M2 C或是询问者的局部描述,而给予局部的解答.
% p n# C, w7 C6 L3 Y: T有时事后回想起来,也会有口误或是误导之嫌,
% Z0 T/ n, e( k6 C1 D0 X! L0 ~1 Q虽然有时也是人家口中的专家... % \: F+ a8 f4 R+ g. x! n U3 ?
7 g: y0 ^" L# Q' ~; V
记得十余年前,曾经与TUV国外专家就一个机械指令电机马达的标示PE符号讨论,依据当时适用标准是应该标示,TUV也多年来据此要求过很多厂商要如此照办修改,但是我指出当此电机马达机构供其他组件使用时,反而会造成双重PE标示错误,他立即同意此看法,修改报告与要求.
2 [- Z7 T* u; O& E# L, a
3 x/ \% v" X8 T" }4 S' O2 Q) n" m我仍是尊敬他的经验与专业,但也别忘了,人总是会有盲点或口误或被误导的时候.所以别盲目的认为国外专家所言都是对的,
) u$ Z9 k0 @2 j$ |; `/ Q
8 b$ G/ D6 p; t$ [ a% g" d而标准是死的,产品是活的,所以标准也会相应做修正错误与盲点,4 }( {3 s) X* ^
所以第三版标准用风险管理观点来补救一些盲点.# @. Z; t/ {- K, L& g
" T9 W+ O- e S& a [7 A我的经验,是较常依2楼所言来做,但有些也是会判断不适用的
! ~# @3 g: k3 P7 Y! H关于这部分,期盼 nesta 兄,可以加以补充说明.
/ F/ R, k- i X$ l _: F- P+ v& q/ P# B' l2 \) D2 r
而各说各话的情况,也如 316979109 兄在5楼所言一般.1 s8 L; |8 B% e" D
原则上个测试机构会有内部讨论产生内规,厂商只能配合其要求.
( h6 V+ `* k6 a8 q3 J5 Y2 ?
/ v* n% C$ T. |- S0 G2 R% W7 a欢迎各位继续提出见解与理论依据来说理.或是分享经验供参考.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