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楼主 |
发表于 2011-4-30 18:48
|
显示全部楼层
引用第11楼zzl396139于2011-04-30 13:37发表的 :5 P Y) f7 G0 I' } m
楼主与我应同属电线电缆行业,从楼主所述内容我个人觉得出现“5米成缆节距不合格”这一不合格现象应是在生产过程中的首检?然后评审返工、返工、重检?如果真是这样,审核员要求分析原因显然无可厚非。因为操作工为什么操作时不能一次就生产合格呢?是工人培训不到位?技能不熟练?抑或工艺卡片没有规定设备的转速、档位?
7 [8 @2 k* A2 q# a. o* f9 g4 } 如果按照此类问题是一个微小的问题来看待的话,我觉得还不如不用记录此类不合格,权当没有此类不合格,那样就不用分析与整改了? O* P8 U8 F+ M- l+ _, }3 n9 l
出现一个问题,从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、测等方面去认真对待的话,其实其乐无穷、改善空间巨大。只是很多公司都为了避免麻烦,索性一年就没有不合格现象发生,要有也只是无关轻重的假记录而已。
/ d, Z1 J. C, g, N7 k7 u L 个人愚见,仅供参考! 不是在首检时发现的,是在成缆工序结束时发现的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