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分享一下這些年來看著UL從自己負責工檢到委託CCIC負責的差異
5 ^0 `( K/ h _: w* B' c# z R' J( h; ^+ {$ u1 c
幾年前在UL還是自行委派工程師到各工廠進行工檢的時候,
1 K! v& t) T1 e1 F8 m( |4 ^當時開VN是沒有美金500塊的費用的~
0 W i. X% F9 v9 y% h9 ]- a& c- `5 q大家也都很清楚UL所制定的遊戲規則其實在實施上是有其漏洞
1 \+ d! T% P* ?3 A4 M. s而往往最吃虧的是在最終成品的廠商這一端
; w, Q8 d8 f$ O3 g過去的UL工程師在發現問題後就算要開VN以前也都會找我們討論
( ^) P( U% _+ z# |. L- p* c到真沒辦法時VN開了, 還可以很即時的透過UL的工程部來解決相關問題4 ]# P2 V" h7 S9 M
這時我很認同UL是個非營利事業而且是誠\心想幫助客戶解決問題
U* T: a+ T0 }, W7 `7 K
1 ]/ a) ]: x7 @3 F4 R9 C但狀況很快就改變了,就在UL被迫將廠驗這塊交出時
H4 w$ v( F& I+ I \) g M. J這些廠驗人員在進行工檢的時候擺明著就是想挑出一兩個問題開VN
8 E8 t) k2 G5 a Y: ]# F% ^* Y. J沒挑出問題前甘願跟你耗到晚上六七點還不願意走
2 w7 {8 |7 v; q/ N6 {其實FUS的本意是怕零組件的來源無法追蹤造成產品品質出現瑕疵" G1 ?$ ^- C B
但大多數廠驗人員踩著FUS的規定無所不用其極的找缺失來開VN9 G! ^* }! H, ~6 }, J/ h
造成許多的製造商頭痛不已* Z# i6 I# H/ {0 s
不過在這個階段所開出來的VN我們仍可以透過UL工程部來進行工程判斷
- P7 { m) u0 [" z( B& V3 D8 n. p x原則上溝通過之後VN通常不太會影響出貨日期
7 g( h: o0 @1 |* X
8 m* x& k7 F8 @* t w第三階段開始可以說是夢魘
% j, ^( i1 d% T" c ?VN產生之後需要判斷這是屬於工程問題還是FUS問題* k" O- u, [" t& \+ j7 P
工程上的還可以透過UL工程部作判斷來將VN銷掉( K0 T. u6 o' T5 s
若是FUS上的問題則要原來負責FUS的工程師來做judgement+ @: P) v! |/ q$ s9 y7 F2 `
這部分就非常難搞定了,變成要在廠驗人員離開工廠前接受你的說法或做法1 i5 m, U5 t6 H+ _4 U
一旦人離開了~產品形同hold貨,對製造商造成的衝擊都是相當大的! w G7 |3 K& P9 w# k
這一點不得不說目前無論是ITS, CSA或是TUV做得不錯, l/ L: n; m G3 h1 d. W; c m- z
都是抱著輔導廠商走向正確方向的方式在執行檢查) o- |1 Z" a) L( \0 O7 G
也許這是因為這些認證單位還把工檢這塊放在自己身上的原因
: q2 c* c* L( U, K4 ]/ i2 C7 D3 b! r% N( Y! c7 y7 W9 u* Z' d
最後,是目前的狀況. c* @; ~( ]9 J: \
由於越來越多的CCIC工程師接收了UL FUS的這一套概念0 t; m6 y9 c/ S2 ^$ s
紛紛把它拿過來在CCC年度檢查的時候使用
% }% ~' i3 }# i- _更在去年開始改變了一年一次廠驗的機制/ ^; [ V1 a V2 s) b8 s2 G
變成了隨時可以來抽驗的方式進行
6 O1 }3 s$ a3 w$ U& \$ m. C使得目前只要工廠要進行UL或是CCC工檢的時候都是戰戰兢兢的- P, d! n3 L& r: C1 h3 E$ L: z/ d
只能希望所有安規同業大家能有同理心阿~~ |
|